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心闻动态 -> 正文 心闻动态

“匠心探古,春生新知” ——“秦”韵心声·匠心·遗韵系列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3-24


在春分这一天,万物复苏,正是探索与创造的最佳时机。3月21日下午14:30-16:30,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一场沉浸式模拟考古,带领学生踏入“工匠精神”的修炼场:在筛土辨纹中打磨专注力,在一铲一锤中激发求索精神,于方寸探方里体会“一生择一事”的心流之境。历史碎片的挖掘不只是与过去对话,更是对当代青年浮躁心性的温柔对抗——当毛刷拂去浮躁,探铲钻出笃定,考古人的匠心终将化作滋养心灵的养料。

本次活动由心理健康中心王其菲老师策划和带领,正蒙四院朋辈心理队伍全程参与活动。王老师将匠心拆分为更细致的六要素,并通过加德纳多元智能测评和三个游戏。帮助同学们感知和培育自己的六大心理能力。

王老师说:“每个人的智力并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有不同的维度,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独特的智能优势,才能锻造自己的匠心”。

一、寻宝奇兵

同学们需要通过“宝物视角”的照片,来确定宝物在校园中的哪个角落。18个人集体出发,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竞争、速度与巧思。有的同学从熟悉的环境下手,有的同学组队协作出战,在寻宝过程中发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二、盲人摸“像”

工匠除了要有匠心,更多的是通过双手来完成心中的设计,除了观察能力,感官系统的感知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第二个游戏通过触摸不同质感的物品,从形状、材质、结构来感知物品,再通过想象力来推测物品的用途。当我们不能使用我们自幼依赖的视觉能力时,我们需要重启我们的感官世界。

三、文物与考古

王老师借由文物与考古跟同学们讨论在考古中需要的工匠精神,她说到:“文物不止是端庄大气、令人叹为观止,还有一些生动、活泼,甚至奇巧和逗趣的。工匠精神也不止于精、细、巧、新;还有对于自然与人物生动瞬间的捕捉,对于幽默、乐观、多种形态的记录和展现,工匠精神不是冰冷的器物,更是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观察”。


之后,同学们根据抽签进入四个“考古坑”,分别是:宋瓷、金器、玉玺和唐三彩。沉浸式的模拟考古环节就此拉开序幕。

率先完成考古的同学自发地去帮助那些“土硬坑深”的同学,现场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专注又合作的氛围。


当最后一个器物出土,历史与此刻再一次链接。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让同学们触摸到文明的温度,更在心灵深处播下了匠心的种子。考古人的执着与坚守,恰如青春应有的模样——在浮躁的时代里沉淀,在喧嚣的世界中专注。

匠心探古,春生新知,愿这份对完美的追求,对初心的坚守,成为同学们照亮未来的明灯,让每一颗年轻的心都能在时光的长河中,打磨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