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心闻动态 -> 正文 心闻动态

龙心育人 助推发展|2024年秋季学期——专业胜任力学习第二十八期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4-11-26



2024年1121日上午8:30-10:00,南北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教师在团体辅导室进行了主题为《〈红楼梦〉与亲密关系》的第二十八期龙心育人,助推发展——教师专业胜任力提升学习本次学习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许铎带领。






许老师根据《红楼梦》及相关的心理学、哲学、文学理论与研究,向各位老师介绍了《红楼梦》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与心理学研究价值,并以“联姻小物”、“亲密关系启蒙”、“亲密关系形态”为主题解读了《红楼梦》与当代亲密关系理论的关联与启发。






首先,许老师介绍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评点者脂砚斋及两者间的关系,简述了《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艺术成就与文学价值,并强调了书中所包含的深的心理学底蕴。接着,许老师以《红楼梦》相关研究为基础,通过“关情小物”和“联姻小物”等内容总结了书中涉及的亲密关系类型、促成力量、主观意愿与最终结果,以此推测作者曹雪芹在其时代创作背景下对亲密关系的潜在态度。

随后,许老师讲解了《红楼梦》中的主角贾宝玉的三次关于亲密关系的启蒙经历:兼美云雨”——性启蒙,龄官画蔷”——情缘分定观启蒙,藕官烧纸”——婚姻观启蒙,并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性与死亡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化内心与现实的辩证统一说等议题

最后,《红楼梦》的亲密关系形态是本次业务学习中期望呈现的重点。许老师总结了《红楼梦》中主要的亲密关系形态——一见钟情式和日久生情式,并通过列举文中的多段亲密关系,来对这两种形态加以区分和诠释;并以宝黛爱情为重点,对其日常生活的伦理情感、无性别的知己情谊和恩义的报偿进行了引述和论证。在本次学习的结尾,许老师引用古今中外多位学者的理论,提出了对更高层次的亲密关系形态的期望:爱并非存在于相互的凝视,而是两个人一起望向外在的同一个方向






在本次业务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寓教于乐,积极讨论,在文学与心理学的交融中加深了对青少年群体亲密关系的理解,有效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