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物语 -> 心理科普 -> 正文 心理科普

实用主义者必然是心理问题患者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01-15

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描述19世纪西方的资产阶级社会时所说的:“一切稳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

这一描述仍然适用于当下的中国社会,古老而崇高的各种价值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被不断祛魅,在文化多元主义的侵蚀下逐渐丧失它的精神力量,一切关系都被异化为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从而使得社会变成催生实用主义者的肥沃土壤。

在这里并不打算把时间花在澄清什么是学术意义上的实用主义上,而是想对实用主义者这一在现代社会规模化出现的社会物种进行简明扼要的素描:从行为表现上看,他们具有高度的工具理性,精于利益上的计算,极少甚至没有什么价值判断,所以能够毫无心理障碍地使用各种手段以博取现实利益;他们已经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或者是潜在的社会精英。

之所以说现代社会更容易催生实用主义者,这是因为对于人类的心理来说,古代仍然是一个“稳固”的世界,它规定了人们的职业、阶层以及命运轨迹的同时有着一套稳固的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智慧、勇敢、节制、诚实、正直、谦逊等等仍然是神圣的美德,这些美德塑造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将人们置于一个规范的伦理世界之中。

儒家所谓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意即在此,直白地翻译过来,在古代中国那样一个具有稳固价值体系的世界里,作为那个时代理想人格的“君子”是有行为底线的,古代西方一样,他们有所谓的“骑士精神”。

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这些古老的价值逐渐被祛魅了,就像旧神被赶下神坛,新神树立自己的权威,各种价值观点获得了与这些古老价值一样的地位,开始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统治。

如果说现代社会也有理想人格的话,那么所谓的“君子”、“骑士”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魅力和光彩,这个时代的理想人格是“老板”、“CEO”。所谓的“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已经成为多数人对于人生的所有想象。

而“君子”、“骑士”所注重的“道”、“荣誉”已经被扫到历史的垃圾堆,做事手段的正当性已经极少被追问,“成功”变成了价值世界的新神,为了“成功”,任何手段都具有了合法性,工具理性被发展到极致,尽管这样会增加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但对于实用主义者而言,只问目的,不问手段获取世俗利益最多最多,付出的代价却最少最少。

然而任何事都会有成本的,对于实用主义者而言,无底线从某种程度上确实会减少很多成本,但是却要以杀伤心理结构为代价,以无价值感、焦虑、抑郁为代价,原因在于:那些古老的崇高的价值萌生于人类心灵最朴素最纯真的时代,与人类心灵的真自我相联系,是真自我中的内容的抽象表达,符合人类本身这一存在的规定性,坚持、践行这些价值就是在肯定人类自身,获得充实的幸福感和心灵的成长;而所谓成功、面子等等这些价值对应于人类的假自我,对这些价值的认同和践行,因为与存在的规定性相悖,从而让人们的心灵日渐枯萎。

从这个角度说,空虚、无聊、焦虑、无价值感正是这个时代的疾病,反映出文化结构的紊乱;而实用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恶性的致病情境,这正是弗洛伊德的判断。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从技术性的角度给出一个判断:实用主义者必定是或者将会是心理问题患者,他们的症状往往是空虚、焦虑、价值感低、自我憎恨;而那些既在混社会上保持天真、同时又具备价值理性的人,往往是心理健康甚至是心理强大者。培养自己的价值理性的能力,就是在尝试恢复人类本身的天真,强大自身的心理。